返回 华娱:高衙内他想当影帝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番外:7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坊]https://m.miaoshufangx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话说当高飞与自己那位异父异母的亲兄弟阴差阳错的接上头之后,两人别提多激动了。



    nbsp但当高飞情绪冷静下来之后,很快便意识到了一个问题,于是当即问道:



    nbsp“东京城现在是否有怪异的天象出现?比如白日星耀之类的。”



    nbsp“你怎么知道?”



    nbsp“……因为我这边也是这样!”



    nbsp闻听此言,高飞顿时眉头紧皱。



    nbsp“看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,最多23天,等到这次超新星爆发结束之后,咱们恐怕就再也联系不上了。”



    nbsp此言一出,两人顿时都不由的沉默了。



    nbsp因为对于他们两人而言,他们都算是各自世界中孤独的灵魂。



    nbsp从这个角度而言,他们的关系甚至要比双生子还要来得紧密。



    nbsp只是在一阵死寂之后,两人终究还是接受了现实。



    nbsp毕竟能联系上一次就不错了,总比一直没有音讯好。



    nbsp于是在平复了心神之后,身材不同时空的两人很快便抛开了多余的情绪,当即便开始行动起来,准备尽全力阻止神州陆沉的灾难发生。



    nbsp因为这并不是为了宋朝一家一姓,而是为了整个华夏文明!



    nbsp当然,鉴于两人这个现状,想要传送些现代武器过去是不可能了。



    nbsp故此思量再三之后,两人发现唯有用知识来武装文明了。



    nbsp于是……



    nbsp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
    nbsp“不行,战术和武器是一体的。



    nbsp现代的陆军步兵操典太先进了,拿到大宋肯定水土不服。”



    nbsp“那怎么办?



    nbsp要不你在那边别忙着造反,先手搓步枪,把工业化搞出来?”



    nbsp“你说什么胡话呢,我要是能把工业化搞成,还用得着什么步兵操典?直接平推过去不就好了?“



    nbsp“也是……我想到了,《纪效新书》肯定适合你。



    nbsp还有《练兵纪实》《莅戎要略》《武备新书》,戚继光的这几本兵书都是好东西。



    nbsp虽然明朝的科技要比大宋发达一点,但相差的也不远,绝对有作用。”



    nbsp此言一出,两人顿时达成共识。



    nbsp毕竟练兵这种事儿不是说参加过军训,看几部枪战片就会的。



    nbsp别的不说,光是不识旗帜金鼓这一条,就足以让任何一个现代人抓瞎。



    nbsp到时候别说百战百胜了,恐怕表现的连赵括都不如。



    nbsp但是有了戚继光写的这几部兵书就不一样了。



    nbsp因为戚继光的兵书和其他的古代名将不同,讲究的就是一个朴实无华,从来不玩什么花活。



    nbsp比如他的《练兵实纪》中,从最开始的兵员选拔、部伍编制,到后面的旗帜金鼓、武器装备、将帅修养、军礼军法、车步骑兵等等,都又详细的描述。



    nbsp可以说只要按照他的法子去做,基本上都能练出一直精兵来。



    nbsp甚至戚家军本身就已经有近代军队的雏形,而且不怕水土不服。



    nbsp毕竟当年戚继光可是带着戚家军从沿海打到草原,一生没有败迹。



    nbsp当然,戚继光的兵法也不是没有缺点。



    nbsp比如明朝的时候,戚家军能打归能打,但就是太费钱了。



    nbsp故此在万历二十三年,刚在朝鲜战场打赢日本人后,蓟州的三千名戚家军因闹饷而被蓟辽将门欺骗,趁机围杀了。



    nbsp对此上到皇帝,下到内阁甚至都是默许的。



    nbsp因为当时的国库已经空了,已经养不起戚家军这样的军队了。



    nbsp甚至戚家军镇守蓟辽的最后几年,朝廷就已经开始欠饷。



    nbsp故此为了节省开支,丰田秀吉费尽心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,大明朝廷帮他完成了。



    nbsp毕竟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内阁百官,都有点被戚家军的战斗力吓到了。



    nbsp因为这样的军队一旦造反,他们能不能压住都是两说。



    nbsp不过话又说回来,明朝是穷,可是大宋有钱啊!



    nbsp要知道北宋每年的商业税收基本上都超过了700万贯。



    nbsp如果算上特种商品国家专卖的收入,那么商业收入甚至达到了5000万贯。



    nbsp而商业税收在高峰时期,则基本上占据大宋财政总收入的85%。



    nbsp基本大宋每年的财政收入,大体上都在一亿六千万贯上下浮动。



    nbsp相比之下,明朝就穷多了,每年岁入不过两千万两白银。



    nbsp

番外:7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