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坊]https://m.miaoshufangx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放着一只博山镂山镂雕香炉,飘起缕缕轻烟;两边各摆着一只青瓷双虾瓶,分插着一束玉蝶梅花和紫烟芍药。
在条石当中壁上挂了一幅北宋和尚惠崇画的《春江晓景图》,上面有苏轼的题诗:竹林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;篓篙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两旁写着一副对联:松风吹桃雨,竹韵伴兰香,是董其昌的手笔。
张天如、陈定生、方密之、侯朝宗几位正坐在紫藤太师椅上,品着玉芽香茶,忽报董小宛来到。张天如人闻其名,未见其面。听说她来到,不由份外注视着她。
随着珠帘一阵摆动,进来一位女子。只见她面如桃腮,眼如秋水、发如堆云,齿如编贝,上披团花缠枝苏绣披风,下着洒金柚丝网边罗裙,宫腰????,莲步轻移来到张天如面前,道了万福,说道:「让老爷久等了,实在不该。」张天如道:「久闻佳名,此次归家路过,得以一睹芳容,具是名不虚传。」小宛娇羞地说道:「厕身平康,无善可誉。老爷言重,确实难当。」又一一向三位公子寒暄行礼。
李大娘见众人到齐,连忙摆开席面,刚好十人围成一团,先置上冰盘;酒过数巡,又相继递上琥珀油鸡、水晶白鸭、蝴蝶海参、松鼠桂鱼、雪花虾球、翡翠鱼圆等热菜。
张天如面对满桌时菜佳肴,谈起当前外有强敌,内有战乱的危亡局势,及江南内地纸醉金迷、醉生梦死的混沌生活,不由得感慨万分,他勉励在座复社人士在国家危之时应切记:「一定要敦忠信,尚气节,继承东林余烈,以天下为己任,尽力以赴,不辱身後之名!」又说:「功名是效忠之途,气节为立身之本。」这番慷慨陈词,引得满桌长吁短叹。
董小宛、李香听了他们对国事的议论,更加增添了对复社志士的敬仰。李大娘见张天如等沉浸於忧国忧时之中,菜也不吃,酒也不饮,未免有点扫兴,连忙打着招呼:「张老爷,各位公子,今天是元宵佳节,又是为张老爷接风的时辰,大家要饮个痛快,反正国家大事也不是三言两语解决得了的,来来来,大家趁热吃酒吧!」侯朝宗也附合着说:「佳会难逢,且乐今宵。李香、小宛,你们几位来个各尽所长、尽兴尽欢如何?」方密之、陈定生等一齐击掌称好。
李香、郑妥娘、卞玉京、冠白门等几位先後启动珠唇,唱了《采菱曲》、《子夜歌》、《木兰词》、《西江月》等几支曲子。轮到董小宛,她侧耳抱起随身带来的玉琵琶,玉指轻揉,弹了一曲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。
董小宛一阵轻拢慢捻,起时犹如「昆山玉碎珠霏撒」,落时「犹如青溪细流过平沙」,行时「犹如月塘风荷滴秋露」,终时「犹如曲径春雨湿落花」。一曲终了,余韵未止,一洗淤积在众人心中的郁垒冰山。
小宛艳丽的姿容、端庄的举止、清新的谈吐和熟娴的琴操,无不令张天如赞叹不已。蓦然间,使他想起一个可以与董小宛璧连珠合的人物来,这人就是被他称为「一时瑜亮」的复社後起之秀、江南风流才子冒辟疆。
这冒辟疆、名襄,自号巢民。如皋人,父祖皆为两榜出身,父是明朝大臣冒嵩少。辟疆幼有俊才,年十四岁时就与云间名土董太傅、陈征君等吟诗作赋,相互唱和。十六岁时即与当时名流张公亮、陈则梁结拜於南京。冒辟疆姿仪天出,神清彻肤,尽忠效、重气节、有才情。与陈定生、方密之、侯朝宗一起,人称「复社江南四公子」。
第一章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