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诡三国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第2759章去则离矣父子去离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.书.坊]https://mmiaoshufang.info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孔融在牢狱之中所言,一经传出,便是满世沸腾!

    『孔文举怎有此言?!』

    『荒谬至极!』

    『五刑之属三千,而罪莫大于不孝!』

    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着孔融这个几近于大逆不道的言论,甚至觉得孔融已经陷入了无可救药的癫狂之中,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。

    在许县之中,孔融的言论,顿时成为了无数士族子弟议论的焦点。

    原本沉寂下去的孔融本人,又是再一次的走入了众人的视线之中,只不过这一次,对于孔融的评价则是和上一次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    因为孔融的言论,又一次的触及到了敏感的话题。

    两汉,以孝治天下。

    儒家经典么,也不算是少,但是在这些经典之中,孝经的字数最少,内容最浅。基本上来说,很多士族子弟开始学习最初的几本经典之中,一定会有孝经。

    不仅是如此,历代帝王和文人也对于孝经推崇备至。历朝历代,就有多位皇帝先后亲自为孝经作注,似乎这不足两千的孝经当中,潜藏着无与伦比的魅力。

    孝经被称作『经』,但是它和易经、诗经等并不相同。

    后者的『经』字,是由于汉人奉儒家着作为经典而加上去的,原本其名就是《易》、《诗》等,但是《孝经》的这个『经』,则是原来就有的,大体上代表了道理、原则的意思。

    这部古书的作者是谁,历来说法不一。

    有人说是孔子,有人说是曾子,又有人说是他们的门人、后学所作,但是在《吕氏春秋》之中明确引用了《孝经》的书名和内容,可见《孝经》确是一部先秦典籍,并非汉儒,亦或是后人伪造的古书。

    『孝』,是华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基础道德标准。

    而归根结底,则是因为不管是什么社会,也不管是什么的主义,家庭当中的这个『孝』的概念,永远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基础,是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。

    因为人的寿命,是非常短暂的。

    且不说在封建王朝当中的平均年龄是四十,就算是人人都能百岁,其实也是非常短的,同时前面十几年还未成年,再加上这个疾病那种灾害,脆弱的人体说死就死,因此整体上来说,在封建王朝之中,活着不容易,活得长一些更不容易。

    在这样的情况下,保证人类本身的存活率,就是最基础的社会道德,国家准则。

    如果不提倡『孝』,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,生出来甩一边自个玩游戏去,孩子死了也不伤心不在意,整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?孩子不尊敬父母,不从父母那边学习到规避风险生存技巧,就靠自己头铁去撞去拼,整个族群又会有什么结果?

    所以《孝经》在一开是就被称之为『经』,是因为其中蕴含的道理,是符合几千年来人类发展的道德需求,是人类自身的种族延续性的一种文字体现。

    对于老幼的照顾,帮扶,是人类文明本身的一种美好体现。

    斐潜在青龙寺大论之中所针对的,摒弃的,是那种借着忠孝的名头,给自己谋私利的哪一类,是为了举孝廉而举孝廉的人,是为了搏名望,可以生生的将父母尸首熬成白骨化依旧不下葬的那些家伙,并不是为了驳斥《孝经》本身,也不是为了将所谓『忠孝』的品德踩在地下,然后举起不忠不孝的旗帜引为自我的突破和个性的展现。

    更不用说在及其重视『孝』的山东之内了……

    孔融这番言论,几乎就是动摇了山东士族的根本!

    一时间,驳斥和责骂的声浪滚滚而来,铺天盖地一般。

    而在这些汹涌的声浪低下,才似乎有一些细碎的声音,『孔文举……他是身在大牢之中啊,见着自家孩子死了……或许才说出如此话来……』

    『孔文举或许是有些失心疯了……这白发人送黑发人……唉……』

    但这些细碎的声音,却被那些汹涌的声浪盖了过去,然后便是沉默了下来,螺旋一般的沉下去,沉下去,直至深渊。

    有时候未必声音大的,就是正确的。

    就像是后世某些砖家鼓吹什么致死率不高,举起硕大的牌子,表示数值才多少多少,一脸轻描澹写,嘴角还带着你们这群屁民小题大做的嘲讽。可是对于那些承受不幸的家庭来说,那个在某些人嘴边似乎微小的,无伤大雅的数值,就是整个家庭的灭何必如此,意思就是这个。

    想要自污,早点做这个事情啊!

    这些年你孔融一项是爱惜羽毛,珍惜自己名声,然后现在忽然之间说是不要名声了,说出了这样『不孝』的言论……

    谁信啊?

    程昱眯着眼,看着孔融。

    现在看到你孩子真的是死了,才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?

    程昱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,他不在乎什么名声,所以他对于原先孔融追求虚名的言行举止是看不上的。现在觉得孔融为了自己活命,又是搞出这么一出戏来,就越发的看不起孔融。

    程昱原名程立,他少年时候经常梦到自己登上泰山,双手捧着太阳,刹那间,整个人发出了无穷的光芒,因而后来改名程昱。或许程昱在少年时,就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,凌驾于一般平民之上的优越感与使命感,就像是他在泰山双手捧日一样。

    然而少年的程昱,一直蹉跎到了中年,都没有等来这个『日出』的机会。程昱的人生,在平澹中度过了整整43年……

    最终,黄巾之乱来了。

    当原本县城之中的那些官吏,在遇到了黄巾贼的时候的慌乱,甚至是弃城而逃的时候,程昱忽然明白,这些平日里面高高在上的家伙竟然是如此的不堪!

    黄巾之乱,成就了程昱,

    等程昱拒绝了刘岱的征召,转身投奔了曹操的时候,他已经是年过半百了。

    刘备在临终前曾经说过,『人五十,不称夭。』

    在那个年代,四五十岁是相当多人的死期了,也就是说,程昱真正出道的年龄,已经是大多数人的死期。

    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,当然知晓程昱还能活挺长时间的,但是在当时程昱肯定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的,就像是抗日神剧当中的政委也应该不知道抗战还剩几年一样。

    以他的视角来看,他的每一天,都可能是死期,他的下一刻,都可能迎来死亡。

    直面死亡的人,是无所顾忌的。

    当年曹操缺粮的时候,是程昱送来了『鼠肉』。

    『大老鼠』的肉。

    或者称之为『鼠辈』的肉……

    如今程昱就眯着眼看着孔融,觉得孔融不过是『鼠辈』而已。

    孔融和程昱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,所以孔融也没有和程昱解释什么,沉默着,就像是默认。

    程昱见状,也没有多说什么,下令给孔融准备了一些吃食和衣被,然后令人将栗氏兄弟押进牢房,也就离去了。

    他觉得孔融已经废了。

第2759章去则离矣父子去离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