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天可汗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第四十六章 治理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.书.坊]https://mmiaoshufang.info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晋军在都山破契丹奚联兵,昼夜兼程越过白狼山,然后沿白狼水向东进发至营州柳城。(请使用本站的拼音域名访问我们)以前唐军在东北几次接连丧师,此时的营州全境已全在契丹人控制之下,柳城便是这片区域的中心,此城在汉人和契丹人手里几经易手,双方都有修筑城池,已有一定的规模。

    杜暹率军到达柳城,敌军闭城不出。他在都山之战中已尝试过铁Pa0的用处,这时用来轰击固定的城墙目标更是方便,遂下令先用Pa0击。四Pa0一轮齐发就轰塌了西墙,墙塌之后仍不消停,四门铁Pa0持续向城中Pa0击,木制建筑起火,柳城火光冲天。

    如此S击了几番,铁Pa0就全部报销了。两门Pa0管在用水冷却之后被火药震裂,再用就要炸膛;另外两门Pa0身变形。最后只能停止Pa0轰,官吏记录称:火Pa0威力,但不堪长用,新Pa0用过两回便破碎废弃。

    而此时柳城西城早已塌成废墟,城中多处起火,工事几乎失去了防御力。杜暹正yu调集骑兵攻进去时,柳城契丹人便举旗投降了。晋军攻打柳城的战绩便以受伤二人的代价(靠得太近不及掩耳被火Pa0震聋),击毙击伤数百俘虏万余敌兵而结束。

    攻下柳城之后的事儿,只有寥寥几笔记录:暹将兵入城,疑胡兵诈降,尽杀之;军中粮草无多,调兵掠粮。

    青史轻描淡写的一行字,实际上并不是那么轻松,却充满了血泪。“疑胡兵诈降,尽杀之”,当时杜暹与幕僚商议,考虑到了几个原因,其中包括杀掉壮丁减少契丹人口等因素,便下令将在都山投降的和柳城俘兵一起驱赶进瓮城之中,人数有两万多人,挤在里面几无立足之地,拥挤不堪。然后下令关闭各门,往里面泼石油,以火烧之。

    从地里挖出来的黑油烧起来黑烟滚滚臭气熏天,瓮城中人口密集,烧Si者少、熏Si熏晕者多。俘虏之前已被解甲,身无防护,城楼上的晋兵又以弓弩乱S,屠杀持续了整整半日,翁城中尸T堆积如山,形如修罗场。众军又在城外挖巨坑,用牛车马车将尸T和受伤没Si的一起运出去以土埋掉,一天功夫契丹族青壮便减少两万多。

    李失活部不敢复取营州,已经丢下这边的部族撤往松漠都护府去了。杜暹军队为了补充粮草“就食于敌”,便派骑兵攻掠燕郡、汝罗等地,凡有抵抗便行“坚壁清野”之事,燕郡汝罗两地的契丹部落数万帐被铁骑冲杀屠戮殆尽,牛羊马匹各种物资尽被抢夺,杜暹各军大发横财。各地农户也是差不多的遭遇,或逃或Si人口减少很多。到了七月间,营州各地几乎没有了成组织的势力,乡里剩下的也只是一些散户,大部分逃到了交通更不便的地方。

    杜暹向长安上书告捷,奏章言击溃契丹奚联军主力,地方有东夷人口“抗拒”,便率兵进行了镇压,并开始对营州进行“治理”。

    大总管行辕在营州拥有最高权力,“治理”的计划主要由杜暹的幕僚制定,军事管制下的执行效率很高,但营州政权的一系列措施显得b较急躁。

    接手营州各方面管理权的势力大概分作三方,首先就是杜暹以下的正规军两万多人,暂时驻扎在柳城,随时镇压各地起义和暴动。然后从河北调了一些边兵过来,征发营州各地百姓开始修筑工事,按部就班地建立城、堡、哨军事T系,各据点之间又修驿道连通组成网络。然后委派地方官吏组建州、县建制,各县长官按律法分拨职守之田,准许其建立庄园蓄养家丁农奴,甚至可以拥有少量私人武装。同时开辟军屯、互市等相关设施。

    杜暹当初在长安得到的圣旨是“攻下并占领营州”,显然他的任务不只是在正面战场击败东夷军队,还要让晋朝的势力在营州站稳阵脚,对当地进行有效统治。现在他实行的计划已经脱离了羁州的治理办法,而是直接在地方建立类似国内边境州的军政T系,对营州实行直接统治。

    从河北调来的官吏、武将对国内州县的那套建制玩得很熟练,可谓经验丰富,但营州境内大部分是胡人,真正实行起来不b国内,遇到了许多困难。

    首先从河北调人调物耗费了大量的钱粮物资,然后那些摄于暴力顺服晋朝官吏的胡人也分农夫和牧民,有的已经学会了耕种并拥有农田,这类人b较好管理。但有些是牧民不会种地,被收编之后只能当作奴隶苦力一样使用,汉民进入营州后有的地区直接从封建社会退步到了奴隶社会。

    最大的问题是反抗此起彼伏,晋军前期的杀伐造成了仇恨情绪,接着各地胡人又被迫缴纳财产、负担修建工事的沉重劳役,压迫之下暴动频繁十分正常。特别是临近北部修建的工事进度十分缓慢,没过几天就有契丹游骑袭扰,边军一般是一面拿武器一面拿工具建造工事。从柳城出来的骑兵四处镇压,流血冲突每天都在发生。杜暹“治理”地方的才能显得生y呆板,下马治州的才能实在b不上行军布阵的水准。

第四十六章 治理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